目前分類:[遊走專欄] (22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粗心大意,我一直丟一直丟

今年弄丟了好多東西。一直弄丟,一直弄丟。

我丟了好不容易才決定買下的紅石榴石項鍊。弄丟了媽媽送我帶出國的藍綠色雕刻耳環。弄丟了家裡和車子鑰匙,弄丟了手機,弄丟了耳機,又弄丟了一次鑰匙們。

小時候開始我就迷糊,常因為弄丟東西被罵,但到了這一年,我弄丟弄壞的東西從簡單衣物,變成重要的東西,自己也開始得訓練自己,傷心沒用!後悔沒用!自責沒有用!生氣跟自己嘔氣也沒有用!因而越來越無所謂的,對待這些失去。

年初時,為了幫助自己,我第一次買了寶石項鍊。那是一個挂在金鏈子上的水滴狀紅石榴石。我從來不根據石頭種類挑選項鍊,因為並不特別相信石頭的能量力量。我買的一向是外形、符號和設計,並不在意是什麼材質,而且覺得石頭的形狀大同小異,沒有特色。我也很少買金鏈子,因為銀色比較現代,比較低調,也比較百搭。而且當我需要幫助自己的時候,一向是從內在下手的,很少用具體或外在物件的魔法。

盤算了很久之後,我終於買了項鍊。不算貴,但也不是隨意花花的開銷。因為我感覺時機到了。開始對石頭好奇,喜歡,相信,想學習。那時,我也發現自己對紅色與金色地接受度越來越高。對於一個總是選擇全黑或是偶爾飾以藍綠色的我,發現紅色與金色等象徵力量的顏色,正漸漸成為我考慮的選擇之一。當意願出現的時候,就是可以嘗試新事情的時候。拿到項鍊時,我真的蠻開心有這麼大膽坦誠的顏色,進入我的生活。

但我在很典型的粗心大意行為下,在旅館弄丟了項鍊。我沒有把它好好收起來,只是在夢遊般的作息之間,有印象說「我有收起來」、「不會那麼容易不見」、「回到家就會在行李箱裡找到了」,於是在沒有關切他的位置的狀況下,弄丟了。我把自責、傷心、懊惱等情緒都痲痹起來,假裝沒什麼大不了,假裝沒什麼關係,實際上「你好浪費」「又粗心了」「這麼隨便還在講什麼意念」一直在內心翻轉。只是,弄丟了,我還能怎麼辦呢?

「這是個提醒跟懲罰,你不能在這麼心不在焉了。」可以溫和的這樣解釋。

「你真的需要一個物品來幫助自己嗎?那你來試看看,失去了物品你又會如何。你會倒退嗎?」可以這樣勵志的解釋。

「想再買一個嗎?你沒有那種餘裕了。但既然沒有了,下一步你想要什麼?」

弄丟一個東西,就像一學期結束了

下一步我想要什麼?

當我弄丟了真的喜歡,而且依賴的項鍊時,「再買一個吧」這樣的念頭確實閃過,但我曉得不可能。不只是因為浪費,而且是因為,那已經是過去了。我需要他的階段,也許還沒過,但既然事情發生了,就表示我已經在不同的處境,只能往後面看。

我是否還想要一個耀眼的紅色?我是否還想要一個寄托信念的物品?

現在的我想要的是否有點不一樣了?

那時想要紅石榴石,是有點半信半疑的狀態,不曉得那值不值得我去投資、嘗試,而我試了。我試了之後,並沒有結論,例如「我懂得如何使用石頭了」「這對我有效」「現在我清楚石頭是我想鑽研學習的事情了」這些結論。

當項鍊弄丟了之後,雖然沒有結論,但這話題跟實驗過程,仍舊結束了。就像上了一學期的課,雖然沒有解決我對人生的疑惑,但仍舊在期末報告以後結束了,沒什麼好說的。

結束了之後,引起的新話題是「現在你想要什麼?」

我增加了一些經驗,而人生也沒有給我無窮無盡的時間去鑽研其中一個小主題。這個項鏈代表的,是我正在疑惑、在嚐試的許多事情的一個交點,像是一門學科的課本。這學期課本讀完了,不代表這個主題已經學完了,但接下來我得找新的課本、新的教材了。我把項鍊弄丟這件事本身,也是上個學期的課本教材之一,真是令人不太愉快的教材啊。

接下來,我對女性健康、女性自我意識、能量及礦石、自我療癒等主題,或快或慢、或淺或深的繼續學習,從生活裡開發教材,也從生活裡看到一些成果。

後來我又弄丟了不少東西,從輕描淡寫地說服自己,我之後不會那麼粗心,到後來知道我真的該有紀律、有形式的注意自己怎麼取用歸位東西。得開始承認自己記憶力和直覺有限,得開始承認自己需要紀律的幫忙。

下一步我想要什麼?

當我鑰匙和重要的鑰匙圈已經一個也不剩,我開始想接下來怎麼辦。重要的物品上,總是寄托了自己重視的過去、甚至還有別人的心意。為了不想面對自責,而把弄丟的東西淡化成沒關係、別在意的心態,那些心意感覺都成了冤魂,好冤枉啊!我自己不想這樣被人遺忘呢。所以,我想好好的想一想,甚至記下我所弄丟的東西上,記載了哪些重要的成長和回憶,至少用感恩和重視自己的心態,來看待失去。

現在,我要開始用什麼新的鑰匙圈呢?鑰匙圈這種老掉牙的紀念品,我已經越來越不愛買,也越來越少人會送了。我身邊已經沒有鑰匙圈可用,孤拎拎的新鑰匙感覺隨時會弄丟。這時才想起幾個月前出差時,確實買了個鑰匙圈。因為,那次出差,是我第一次回到自己的出生地,所以即使店裡每個鑰匙圈我都嫌不好看,還是勉強買了一個球隊風格的鑰匙圈,作為陪伴。

對於項鍊、鑰匙這種貼身攜帶的物品,我都會重視他們象徵的意念,以及作為陪伴我的角色意義。前一個時代過去了,那是我非常喜歡,曾經用了又棄置不用、後來才又開始用的寫了我名字的鑰匙圈,連是誰給我的都不記得了,依稀是重要的人,與不復返的集體記憶。現在新的時代則是夾雜了複雜感覺,貼近屬於我自己,卻又與我相當疏離的新時代。

但是,這些不是結論。沒有什麼結論。沒有什麼馬上有結論!

我只是被推向下一個問題:

現在,你要的是什麼?

即使是被逼著推向下一個階段,但至少時間與生命拉了我一把,幫助我向前呢。

 

 

 

 

邊緣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有一種跳舞方式,不用學,但是要花時間去發現。

自由的舞蹈,應該是讓人最自在、最開心的舞蹈了。這種形式沒有規則,不用學舞步,不需擔心看起來跳得如何。這不是一種演藝,不是向外表現,而是屬於個人的內在探索。

一般印象中,去跳舞,追求的是技藝和演出。但這種舞,就像靜心或閱讀一樣,與其說是跳舞,倒不如說是「用移動的方式獨處」。

 

向內跳舞吧,沒有人在看

一直以來我肢體語言非常差,不擅運動、走路會絆到自己、展現曲線照相擺pose還會尷尬。不僅是生理上對身體不熟悉,心理上也對身體有隔閡。

直到有一次,在一個令人安心的環境裡,黑暗中的音樂蛻去一切眼光,我們被教導著:「去移動、去感受移動的感覺、去感受身體。」我帶著生心理二重障礙,聽不懂這是什麼意思,便偷看別人。大家都閉著眼睛,有的皺眉,有的微笑,有人動來動去,有人近乎靜止。這是沒有人在教學、沒有人在管我的時候。我模仿別人閉起眼睛,做出我唯一敢做的舞蹈動作,就是左右搖晃。

在不同的頻率和節奏中,我們去注意不同肢體部位可能的移動方式、張力和感覺。沈重大鼓來了,許多人也開始踏大步,壓低身子,但也有人沒有太大改變。音樂出現高頻和快速節奏,便意識到光是手掌和手指,就有好多種動態可能。就連伸長手臂,感受肌肉與地吸引力的張力,都是一種動態的探索。

這只有引導、沒有教學的兩個小時,就像一位一直傾聽、一直安靜看著你的好朋友,等待你從最束縛最自律的樣子,鬆綁成敞開、自在、頑皮的樣子。

在自由舞蹈的環境中,我終於打開了肢體語言的結。

這麼樣的一段時間裡,應該任何人都會發現,除了左右搖晃,自己的身體還可以做更多事。一旦知道沒有人在看自己,不用憂慮自己外觀如何、表現如何,那才能從內在感受跳舞,那才是各種舞蹈真正開心的來源。

太久以來,我們只看別人跳舞,展現美好的成果,自認不可能、不適合跳舞,就從來沒機會嘗試這個語言。

1980309_714197051935507_1126746907_o-2  

什麼叫自由舞蹈

這種「自由舞蹈」的概念,似乎沒有成俗的中文詞彙。

上述這種接近靜心、靈性的舞蹈,有很多種代名詞。例如來自夏威夷Big Island的一派文化,發展出「Ecstatic Dance」,在很大的空間舉行,會有一位DJ,會有靜心角落、神壇與瑜珈墊,舞池不可談笑,禁酒禁藥禁拍照。通常開始之前會有靜心或肢體課程,結束後會有靜心或療癒。大多數的人前往是為了獨舞,自我探索。

Ecstatic不一定要有宗教意涵,但是是以體驗、經驗為目的,所以是心靈甚至超神(超越神智)的,不是心智、知識的。去Ecstatic舞蹈時,參與者是清楚的帶著自己的目標,用這個機會去結合自我的生理面以及超我的精神面。去的時候不一定知道要怎麼做,因為那裏就是一個讓人放心嘗試的場合。我去過的場合中,穿瑜伽褲、運動服、嬉皮性靈裝扮、另類文化裝扮的人都有,但就是不太會賣肉。

也有人稱此為conscious dance或sacred dance。這跟trance dance又不見得相同。Trance的目的是切換到不同的意識層次(altered state of conscious),通常節奏比較固定(例如薩滿鼓聲),人們的習慣和作法也比較多元複雜,不像conscious ecstatic dance是清楚的拒絕所有外在影響。

美國的5Rhythms系統也是秉持類似的宗旨,但是是更有系統的從肢體動作、生理機能,發展出一套訓練課程。他們將肢體動作分成Flowing、Staccato、Chaos、Lyrical、Stillness五大類。台灣曾有人帶Esalen講師將5Rhythms引進,叫做五律神韻心迷動態舞蹈靜心,把每個元素都講出來了!不講出「神韻」、「心迷」似乎無法傳達那奧妙,講出來又擔心會引起怪力亂神的誤解。這種難以言傳、只能親自領會的事情,原本就不好依賴語言做單一解釋。台北的心悅人文空間也有自由舞蹈場合。

相較之下,「freeform dance」或「freestyle dance」指的「自由」指的較為形式上。Freeform也許可指現代舞蹈,也許可指ecstatic dance中,人們採用的一種跳舞方式,不講求固定舞步、順序或外觀。Freeform dance引起的形象,畢竟比較像在舞蹈教室,是可以求進步的一種形式技巧。Freestyle dance更是屬於街舞範疇,是相對於其他舞風,強調發揮個人風格的一種style,不是指沒有規則、沒有舞蹈目的。

一般而言,很難找得到理想中ecstatic dance的環境。一方面因為語意模糊,再來名字即使相同,實際場合的氛圍文化也因人因地而異。所以,擴大範圍,尋找以健康、嘗試為宗旨的freeform dance還比較容易在舞蹈教室中尋得。再不然,就是在最大眾化的舞池舞廳中,尋找精神相通的地點:去跳舞、不是去品頭論足,去探索、不是去表現的舞廳,也是有的。

 

一步步創造個人領域,就能自在

能夠「心迷」獨舞的環境,需要塑造,因為需要所有在場人的共識,知道這是獨處而非社交場合,是開放嘗試而非展現完美的場合。Ecstatic Dance明言「No talking on the dance floor」,就清楚奠基這邊的文化。這替大家擋下不自在的社交或互動,不需因為展示自己的身體,而擔心被異性貼近。拒絕交談互動的時候,也能基於尊重而不用感到不好意思。同時,這也明白表示這裡沒有老師給予清楚的指令或教導,創造、探索的空間都交給你來主控了。

別人為我們創造一個安心的外在環境之後,自己也要開始建立內在的疆界,才能真的自在,不受外界打擾。批判和擔憂總是來自於內在,就算我們只在腦海裡思考時,都會擔心外界眼光了,更何況是跳舞這樣的外在行為?即使身邊每個人都閉眼睛只注意自己,我們還是會擔心自己的行為與形象。所以跳舞的前幾分鐘,也許還動不起來,只能站著,其實那像是呼吸的舒展操,讓思緒平息,讓批判安靜。我到一個新的跳舞場合,也會緊張的全身僵硬,但那是自然的。花時間靜靜站著,呼吸,熟悉外在、找回內在,是理所當然的暖身,也不會隨著經驗增加,就再也不會緊張。

我們也要能應付外界來的訊息。總會有些尷尬的時候,你和鄰近的人不斷四目相交,或不自覺得彼此反射肢體動作。如果目的是掌握自己的個人領域,就必須面對這些意外的互動。不管微笑之後看向別處,或裝做沒看到,只要接下來你自己能忘記它對你的影響,就是不再受外界影響了。曾有人問一位民俗舞老師:「對人一直微笑或四目相接,會不會很creepy?」老師回答:「看人或對人微笑,一定要有用意。例如示意對方轉圈,或微笑表示很高興認識你,等等。漫無目的的一直黏著別人,就會侵犯個人領域了。」當有人接近,表示互動的意願,反應不外乎1. 嘗試跟他互動,2.拒絕跟他互動,3.跟他互動三種。自己要能決定什麼階段是嘗試期,過了之後,我就告訴對方:「不好意思,我希望獨舞。」一直忍耐,對方卻又不知道你的想法,那就是拒絕溝通,會很痛苦。當然隨著場合不同,你不曉得自己這樣是否得體又合理、或是不合常規,但累積這樣的經驗,才會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樣的個人領域。

不論是透過什麼方式,了解環境後,將注意力放到自己的內在,就是自在的開始。因為我們不再花力氣去注意外界如何影響自己。精力可以用在尋找自己想要的體驗。我可以帶著強烈的用意,就只是想感受走路的肌肉變化。於是我曾經在ecstatic dance,繞場走路,很慢很慢的走了二十分鐘。當所有人都在跳舞,看起來如此超我、充滿靈性,我卻很笨拙、僵硬且無趣的在踏步,其實很不自在。但當我專心去尋找我要的感覺,那些思緒就漸漸消音了。

 

現在我好喜歡跳舞。那是個練習與自己相處的課程。那是個發現自己還不了解自己的地方。那是個練習開心與包容的地方。那是個忍不住會對自己笑,找到內在的地方。

 

邊緣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"The strongest power always come from the periphery." - RJ Stewart

「最強的力量,總是來自於邊緣地帶。」RJ口中的periphery,一方面是指精靈生存的能量疆界(對我們來說是模糊邊陲的),一方面更是廣泛的指任何事情或領域,在變化中的模糊交界。

在政治上,periphery指的是邊緣國家。"Periphery is where the power is." 作者Jerome Booth在金融時報提出投資邊緣國家的論點。

 

邊緣是放棄與接受並存的地方。是整合與成長的地方。

位於核心或中央的人事物,具有強大的力量,並能將之顯現出來。位於邊緣的人事物,相當細微而且多變,沒有中心,因而難以顯現力量。

寶瓶紀元的世界會越來越重視邊緣空間。這是一個新紀元,而我們要在這裡孕育邊緣空間的能量。

邊緣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不到24小時之前才洗過頭的,現在卻乾乾油油的,手一劃過頭髮,就變成一條條硬梆梆的細線,朝四面八方亂跳。光想像多醜,心情就很差。

早上,在街上迎面走來一位我昨晚夢到的人物。是位帶著墨鏡,頭髮黑黑短短包著頭型的亞洲阿姨,上半身是淺藍黃白色的花衣,下半身是淺綠橘白的緊身花褲。昨晚在夢中,她招我進校園跟公司,招呼我做事。

我帶了幾本書回家。帶書走的幸福,像是結交非人類的朋友。她不像人類,用溝通、用立場、用語言和邏輯來陪伴。它用它的本質與人交流,它的存在就是慰藉,它來到你面前就是讓你進入它的心。它已經讓你進入它,也進入你了。

我想起一個一直想去的地方,要離開的時候,才想起它就在附近。走進一個慕名許久的空間,比在路上遇到夢中的人,更來得恢宏震懾。尤其,它是這麼超然又特異的存在,卻依傍在所有最普通、最日常、最人來人往的地方,秘密不是秘密,壯志不是壯志,超然不是超然,它是要與我們生活與我們並進。

邊緣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就連懶惰和沮喪都壓抑不了我,起床後不久我就出門了。我受不了一直被疾病粗暴地控制。這已經進行好幾天,好幾個月了。我一直以為,封閉就是我最好的解藥。因為我可以不斷面對疾病,跟他打轉,把它思考,把它寫出。到現在,我終於受不了,願意起身,逃向一個可能減緩封閉的地方。

今天天很藍,到了海邊才發現外面人這麼多,有觀光客、有出來曬太陽的當地人,有的買菜準備聚餐、有的來咖啡店聚聚,有的就是在戶外走走。這麼多不同樣子得人來來去去,關心、談論不同的事。我執著的鬱悶,像一朵穢氣在空曠的海邊被沖開成細流,朝著四面八方而去,變得沒什麼大不了。多變的人們有趣多了。我鬆了一口氣,覺得失去一些重量,好像被安慰:自己沒那麼重要。

我不敢回家。回去之後,每吋肉體,每個不經意的思緒,都會朝著煩惱生長。這羈絆像漩渦,不斷吸取我的精力,讓我以為世界的邊疆,就在這個漩渦之內而已。

邊緣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高中的時候,班上女生喜歡交換漫畫,其中有一部描寫幾個日本女孩住在歐洲風味的小屋裡,一起上學、生活。那是個不知名的漫畫,同時實際又浪漫的生活方式,烙印在腦海深處,不自覺的一直搜尋,是否真有可能過那樣的生活。現在年紀已大,猛低頭一看,自己的生活竟也是浪漫與實際交疊。浪漫不是因為過著幻想生活,而是曾以為的異國浪漫,不過是另一個文化的現實。我在美國住一陣子了,雖然美國文化稱不是浪漫幻想風格的代表,但是在台灣不實際的細節,在這裡是理所當然的生活方式。

 

上個禮拜,是我住美國那麼多年以來,第一次興起買花回家的念頭。美國的超市到處都有賣香草及花朵的小盆栽,我挑的錫盆珊瑚橘色玫瑰,只有一朵盛開,其他還有七個含苞待放的圓球。沒兩天,他們就一個接一個的綻開,香氣微弱,卻每天都能呼喚我抱起他們,用手指戳戳微潤的黑土,用嘴唇觸吻他們的花瓣和葉子。他們的刺細細小小,還沒有家裡的仙人掌兇狠,因此抱在懷裡像抱著小狐狸,雖有尖牙與野性,卻這麼柔軟可愛。

邊緣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們一直都以為,只要讓人不高興、不舒服的事,就是不該做的事。

有時候,我們該做的不是該避免讓人不高興,而是去面對別人的不高興。

怕別人不高興而綁手綁腳,有時反而誤了重要的事。

為難的情況,是塑造自己價值觀的機會。

要對什麼堅持?要對什麼讓步?

也許因為堅持了什麼,讓對方非常不舒服。你願意面對這個衝突,但依然堅持嗎?

同時,在哪一方面,需要做什麼妥協,才能維繫你的價值觀,而不會後悔?

「自己的選擇就是會讓人家不舒服」。如果能夠接受這種事,那麼做選擇的時候,就不是因為想逃避一時的不自在,而是因為真正衡量過輕重優序,而敢面對自己選擇造成的結果。

如果因為想逃避不自在的場面,而避免衝突,不但心裡會累積怨氣,久了開始怪罪別人,也會一直不清楚自己的價值觀,總是游移,跨不出去,別人可能越來越不清楚與自己協調溝通的底線。

 

邊緣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今年下半年,我一直在學習一個道理,就是nothing is outside of you。

頭次認知到,原來自認總是尋找中庸、適宜和開闊的自己,其實也是自視甚高,愛批判人。

若不是遇到真正令我抓破頭的衝突,我想我沒辦法確實的學習到「人己如一,沒必要去批判」的道理。要學到這個道理,才能避免自己受無謂的傷。

 

平時,要抱怨、批評別人是很容易的事。但如果真心試著要化解這些不滿,最重要或最簡單的還是與自己和解。

「都是別人有問題,我為什麼要和自己和解?」

修身養性,讓自己更有智慧、更慈悲的關鍵在這裡。從更高的角度看眾人類,就會發現也許每個「別人」都跟自己是一樣的。覺得自己擁有最適當的世界觀,覺得自己善體人意做人得宜,覺得自己不斷在追求更好的品性,覺得自己在包容他人。每個人都有一套價值觀,並且不斷改善那價值觀,讓自己活得更好。

每個人都有擁有一套自己價值觀的權力。

別人跟自己一樣,都是一個自省的個體。

所以自己再怎麼認為自己的價值觀最好,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樣的。

 

因此不要試著糾正別人,叱罵別人,覺得都是自己在容忍他。

每批評別人一處,自己一定有相對應的短處,是對方沒有指出來的。

別人也在容忍我,接納我。

 

我發現,過去總是下意識的篩選身邊的人,只會跟價值觀相近的人相處。因此跟身邊的人都談得來,很少有深入的基本人格上的衝突。

年紀增長,身邊總是會出現價值觀系統跟自己完全不同的人。有些人跟自己合得來,有些人跟自己合不來。

價值觀不同、卻又跟自己合得來的人,就是老天送來的修養課程。

明明想維持友好關係,但是人格上、價值觀上的衝突卻很多。

與人交往不再只是輕輕鬆鬆的「我們都是同類」。

而是更複雜的,我們不同,但彼此接納,彼此包容。更清楚自己的不足,更感謝他人的接納。

 

這時候雙方往來的糾葛就很多,「我一直容忍你,為什麼你卻不改?」「我已經讓步很多了,你卻不為我做同樣的事。」

想要改變別人很沒意義,我們都曉得。但很難接受。

一個人,本身就是他那個樣子。要去他身上找他沒有的東西,並不是他的錯,而是根本不該那樣去找。

去沙漠找不到鮮花,你要怪沙漠嗎?

每個人的缺陷都不同,學著認識別人,了解他擁有和沒有的東西,帶著期待去要他沒有的東西,本身就是緣木求魚,是不是自己不講理?

「但是他應該要可以這樣……」「明明他那樣調整一下就好了啊……」

我們會這麼輕輕鬆鬆的隨時改變自己,隨時扭轉自己的本性嗎?說不定連自己本性是什麼都看不清呢!

不斷批評對方、不斷提醒對方的缺陷、不斷反應負面觀點,只會使得對方也開始注意你的缺陷、開始批評你、對你反感。

這是惡性循環。

 

而我還會更高一層的去批判:「我都會去思考這些學習阿包容啊的事情,不斷調整自己,但對方只是依然故我,也不去思考,我當然有權力抱怨他!」(指責對方低等生物)

這就是還沒有修到真正接受人己合一的境界。

真正穩固自我,就也能接受對方的任何樣子。

認為別人沒有跟自己走在同樣的修養之路上,就因此生氣, 這樣的自己還很驕傲,沒有生氣的資格。

 

 

邊緣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不敢想像這循序漸進的重複到底是什麼陰謀。就只因為心跳穩定,聲音一樣東東、東東的不曾變過,我們就以為反覆聽著他,能讓自己向內,拋開外界,穩定下來。以為只剩下自己。以為掌控了頻率。

錯!!

即使包在這心室裡,錯誤還是會產生。啵!不屬於這裡的聲音,鏗!不屬於這世界的聲音。意外的出現所以才能打亂我們的腳步、扯壞我們的定見,嚇死你、嚇死你、嚇死你。

我們如此執著於尋找規則和定律,沒過多久就以為自己看遍世界,可以琅琅上口的做結論、講給別人聽、說是分享內心卻得意於自己的智慧眼光。結果要不是錯失了所有意外,就是眼光越來越小,然後世界只剩下自己的心跳,東㝫、東隆、東隆,只要追尋這固定的聲音,什麼都不會出錯,東隆、東隆、東隆。

迷失在沒有規則中也是很可怕的,說是意外,也不知世界到底循環了幾次,我以為只有器官,卻傳來了金屬。我以為只有自己,卻傳來了腳步。我以為只有物品,卻傳來了生物。我以為只有平凡,卻出現超自然。

別再壓迫我,我漸漸無法辨別這呼吸屬於你或屬於我,在機械運轉之下甚至不知我誤上什麼賊船,被改造過幾次意識。艙內的是我?還是艙外操作的人是我?

我要下船,我要出去了,不要再用意識挑逗我,不要再用自我綑綁我。我要拋下這一切禁閉,你這故弄玄曲的膽小鬼!耳邊響起了小學的下課鐘聲,我要回到外面,那些刺激,那些反應,才是真的,停止虛幻。

 

邊緣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支樹獸在草原上奔向半月。時間不多了。張牙舞爪,分不出幾隻腿、幾隻尾巴、幾隻頭幾隻爪子,茂密的葉叢聳向前方,像是柔軟的海怪、又像是健壯的駝獸,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爆衝的姿態充滿瞬間的慾望,因為月亮令人瘋狂啊。新月令人瘋狂。半月令人瘋狂。滿月令人瘋狂。天天將我罩在月下,我要如何保持冷靜?我融進去了,這是給所有暗夜中仍迷失遊盪在野地裡的人們的庇護。輕易的,容易的走進樹獸裡,那堅固的樹幹包覆柔軟的肌肉和細胞,在手指撫觸之下,他感受到你了,接受你了,我們同是生命。在靈魂哀求之下,他放你進去了,他進入你了,我們同是生命。在尊嚴開解之下,他認同你了,你放開批判了,我們同是生命。但怎麼著,他比你更遙遠,更巨大,為什麼你無法在永恆的瞬間裡奔向月亮,但他卻可以?為何他可以動也不動,卻無限增長智慧,你卻拼死拼活仍困在智慧的迷宮裡?直到現在,你也成為了樹獸,含糊的生命體,解放向月光。

2013-09-13 19.02.00  

瞬時間全身上下是毛孔,全身上下都在呼吸,從來不曉得裂開的樹皮,像輕巧的盔甲紓緩每一口細密的交流,你的肉與空氣呀!進進出出,來來回回,那是力量,也是細膩,溫暖從地底湧上來,你知道觸腳有多麼深入地面,撫觸你的土壤有多少同是生命和逕自陪伴的土石,軟軟硬硬的像在按摩,你從來不鬆動,卻也從來不受限,溫度像頻率一樣難以感知,不同於土壤卻同樣支撐你。體內的水份流動的好快,又好慢,像空氣一樣來回的好細膩,一直向上疏散,向上提昇,你一直都曉得頭頂散發靈光的樹冠,總是以珠寶顏色承接陽光和月光的洗禮,水份流動是永恆的循環,你因此習得穩定,因此習得規律。血液流動,葉子工作著,樹根使力,樹枝奮力成長,能量和神經碰撞之密,讓你靜得像棵動也不動的樹,但沒有思考的你,意識一轉,卻分得清每部份的工作,每部份的生命和使力。

來自上面的吸引力,從來沒有那麼耀眼過。肌肉與肢體從來沒有這麼奮張過。你無法違背自然法則,但除此之外你也不曉得自己已經崩壞多少常規了。張牙舞爪的怒吼只有草地和昆蟲聽得見,他們習以為常。你看得見他在旋轉,在你底下的力量與你們頭上的力量之間,應達著應對著,他應著上面與下面之力,而你不自主的投身在所有力量之中,投身這漩渦,投身這不止息的對話。

你要留還是去呢?為這接近無限的力量,留在靜緩的奮力之中?或是回到靈活輕巧,即使一不小心就過水無痕?

邊緣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音樂,跳舞,唱歌,戲劇──演藝型創作者的耀眼,總能光鮮的挑動人們感官,挑起激情和真情,那第一時間的能量爆破是集體的求愛、給愛和昇華。

令人羨慕。

獨自安靜坐著的你,我也能這樣催動挑動勾動感動你的七情六慾,神經和感官嗎?

就憑這安靜的文字。

我也想要,我也想要用忠實的創作真誠的洩欲把所有人連結在一起,一起綻放衝破時代枷鎖。我也想要用平日說不出口的赤裸坦承,在只有你我兩人的房間裡手牽著手。我也想要讓你感受被征服的快樂,要你感受文字掐入你的心,感受語句緊貼你的耳,感受思緒裡我們都一樣的脆弱,用我的文字吸出你的魂,呵護你、祈求你、安慰你,然後帶著你走向一個更壯大卻更柔軟的自己。

可以嗎?不要見我們就逃,我也想用野性的本能接近你,讓你離不開美,讓你離不開愛,這個激烈的洗禮之所以安靜,是因為他需要你自行解開外衣,需要你放開那珍貴的理性,需要你挖出體內空無的能量,我們的互動才完整。

我們走向這條安靜的路。因為我們被那樣震碎過,而期望磨練出厚重力量,期望某天震裂你的魂,引你神經痙攣,引你無法抑制的與遠方之人共鳴,讓你們──所有人──回頭渴求文字的陪伴。

 2013-08-04 11.54.41  

邊緣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我沒有這麼想:

「讓自己離開學校、離開家、離開會照顧你的人,是非常重要的發現自己的方法。」

但是不知道什麼力量,驅使我不斷的離開熟悉的人、熟悉的事。

寂寞、慌張、害怕,

好像飛機雲一樣,印在早已出發的路徑上,一點聲音、一點建議都沒有。

P1080255   

 

回頭一看,

怎麼我一直在切,

硬是把給我快樂、給我成就感、給我動力的人,都給切開了。

我不是有意,我不想寂寞,但我卻朝著沒有你們的方向前進。

晚上回家,打開昏黃的燈,白天的活力全部收斂成膠狀的悲從中來。

也許我在嘗試,在努力,在建立快樂,成就感和動力,

但是失去和隔離的溫度好冷好冷。

邊緣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為什麼需要找出自己想做的事?

不這麼做,幫助你的人會越來越少,你眼中的不公平會越來越多。


矽谷有名的創投單位,在一個近距離場合被丟了這個問題:「我們都已經在世界的創業首府矽谷了,還是碰不到你們這些創投人,請問我們到底要怎樣打進去?」

本來期待聽到具體的建議,想不到仍是老生常談三部曲:多去那些很startup的咖啡店工作、多去co-working space、多參加meetup。忍不住覺得,這果然還是得慢慢往上爬的圈子,而且失望──大家都愛炫耀矽谷創業這麼盛、機會這麼多、人心這麼開放,卻不會強調,這些機會要花多少時間磨、這些開放的人心要從多少無疾而終去磨。

發言人有帶到,「當然啦,不可能你來了一週就變成Mr.Popular」廢話,有多少人以極端的不勞而穫為目標?「確實,不管你去哪裡找人、去聊天,都需要花時間,有恆心。」有恆心這說法,還只提到一次。但這根本是重點所在吧。

雖然失望,不過聽也從外地來找機會的朋友一講,卻發現,這種曖昧其詞的回答反應了現實狀況,也就是「沒親自體驗過,每個答案聽起來都很曖昧;體驗過了,就發現也只能這樣回答」。

邊緣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房間關燈獨舞。

可以當一隻章魚嗎?

1a-octopus-graphicsfairy004bw2  

文/邊緣空間

有的時候,自我療癒不是從心靈或觀念下手,而是從身體。

今天晚上回家,好累好累。不知道是連續幾天熬夜了,還是壓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,還是心裡藏了什麼逃不掉的罪惡感,還是太久太久不良姿勢坐在電腦前面。

總之,就是不想再看電腦、不想用眼睛、卻又無聊不知道該做什麼。身心俱疲,卻也還不想上床睡倒。

接下來這件事,很適合任何現代人不時來一下。尤其,如果你像我一樣懶惰不喜歡運動、害羞不喜歡在外面跳舞、僵硬不熟悉肢體語言,那更適合。

 

邊緣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天涯海角,唯一無法逃離的東西,就是自己。

我喜歡沒重點、沒賣點的旅行,關於偏僻和換居。

到底有什麼理由,非得走著偏僻小徑,才能心裡平靜?

文/邊緣空間 

 P1000257  

一、關於偏僻

遊走、換居,換個平凡、換個偏僻,尋找刺激,隱微的刺激。
我會執著的尋找地方。一定,要到那個地方,為了我要的狀態。

我去了,崖邊滿地乾芒草,灘上腐蝕漂流木,海前溫暖的斷訊,五十分鐘的枯林,說不上觀光、說不上過時的小鎮,追趕餘光、翻山越嶺的蜿蜒小路。刺激、恐懼和狂喜都在不起眼和無意義的邊緣。

找到這邊緣空間,是我唯一的得意......

邊緣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邊緣空間 

「山寨遍地的中國,是未來開放合作社會的最佳範例。」長尾理論作者Chris Anderson這麼說。少去智慧財產權概念,什麼都可以交流共用,有的只是不斷修改、提出新東西、修改、提出新東西。面對看似默不作聲直接剽竊的人,試著用合作的方式對待他,他也就繼續做下去,反而成為合作平台的一份子。

你努力剔除的東西一定隔離在外。你努力去包含的東西也許就在裡面了。

想要阻擋,就永遠都要花費心力在阻擋上。如果不阻擋,心力可以花費在生存、在成長上。

法治和善惡是人工的。有律法的地方也許有人會制裁,沒有律法的地方就只有自立自強一途。

假設一個最糟狀況──假裝你在一個沒有律法、儘是灰色地帶的世界,那就少花點力氣生氣,繼續做你自己該做、想做的事吧。用一張白紙的心態重新去看那惡狀,它變成了什麼?

如果本來想去的地方被填滿了,是不是只好不斷往前進,也許更快到達本來想去的地方。

我們所認定的他人之惡,變成逼迫我們必須繼續行動、必須追求更好的力量。

 

 

邊緣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邊緣空間的同夥

 

人才流出其實是一件好事,就像人捐血一樣,如果是一個很健康的人,捐血對人體的新陳代謝非常的好,而我們的人才流出,其實就像捐血一樣,好人才流出了,其實是新生的一代有更多的機會補上,就像人體的機制一樣,定期捐血對健康是有好處的。

 

另外一方面,外流的人才利用被挖角的機會到不同的文化去歷練,增長國際視野,建立國際人脈,長期來講,這些都會變成台灣的資產,例如抬面上的眾台灣之光,幾年或幾十年後,當他們回國時會把在國外所學的帶回國內。有多一點的人留到國外真的不是壞事。

邊緣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跳脫對錯的自我批判
文/邊緣空間

很多事不是正確與否,只是是否符合你生存的時與空的條件。

人,不只是人,而是穿越所有人類時代文明的靈魂,以及超越人類的靈魂。我們的作為,心思,人格,時常會有不合時宜的感覺,但一定與另一個時代、另一個文化的某個人或某些人,是連結的。

這是為什麼,我們不應該因為自己顯得格格不入,就感到羞恥或心懷歉意。

「符合群體的價值」本身就是建構在人類主宰的文明上,所出現的紀律規則。

如果你的世界觀,屬於這個時空規範以內,那麼與這紀律相守,便是你快樂自在的重要依據。

如果你的世界觀,超乎制定這紀律的社會──也許你覺得自己像外國人、或者你的思考常以世紀為單位,或者你覺得比起人類,你與非人類的環境感到親近──那麼追隨這單一格局的紀律,便不是那麼重要。相對的,去印證其他時空的智慧和想法,才是判定自身存在的依據。

Morgue的一個影片,說明人行為抉擇不應建立在道德是非(right & wrong)上。有比那更重要的東西,因為right & wrong 亦是人工的。人工的理論,就不會完全正確。

這是Morgue思辯道德存在與否的影片,第1集破除道德的絕對性,第2集討論道德以外的行為準則。

邊緣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邊緣空間

創新和創意只是手段。一味狂飆創意、逼人創新,真是扭曲重點,製造垃圾,後繼無力,自爽而已。

創意到底有什麼用?天馬行空有什麼用?

這個時代,創意沒有那麼難,難的是汲取創意的後續力,繼續發展,實現目標。

 

創新是手段。創新只是讓大家願意把門打開,把心打開。

打開門的目的,是讓人們從此有自信去追求。希望誠心的追求,可以一起讓世界更好。

如果你把目標放在創新,就好像把門打開,結果門打開發現外面是懸崖,「殺啊──」解放之後,一樣跳下去死光光。

邊緣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邊緣空間

 

1. 我的頭髮又打結了,這很少發生,頭髮可以有他的權利

2. 這一頭進去了,另一頭卻不出來

3. 牆壁刷很多層,維持一貫的美觀滑順,其實擔心後面老舊的裂痕

4. 一直在正中間的路為什麼走著走著變成旁門小徑

邊緣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