靈感有時候有點像禁忌詞。靈感有時候是個負面的標籤,過分依賴,就代表你沒有在盡人為的責任,只等著靈感憑空降下,不勞而獲。
因此「我要去找靈感」「我沒有靈感」鮮少有人掛在嘴上。找靈感表示可以脫離日常生活,去旅行、去閒晃、去玩耍。沒有靈感是在宣稱,我做不出東西,是無法抗拒因素。「靈感」幾乎快變成「藉口」的代名詞了。
作為創意工作者,最希望呈現給人家看的模樣,就是認真工作、但是沒有賣命,得到的結果就比別人好。我們害怕別人覺得創作很輕鬆,但也害怕別人知道你拼死拼活之後,作品才不過如此。
因此「靈感」這種讓人類沒有主控權的概念,多數人不熱衷去談。
其實事實介於兩者之間。靈感需要等待,沒有辦法被控制,但是可以培養。創作不等於靈感。靈感是一種關係和自己的關係,要醞釀、要經營,不能強求、也不能放牛吃草。不時需要注意一下,自己和靈感目前的關係如何,並隨之調整,才是從這段關係中得到最多。
因此我不想定義靈感在創作中,占的比重多大,實際成分為何。我想觀察我跟靈感的關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