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美國流行"fear-based thinking"這個講法。「以恐懼為出發點」這個邏輯,常用在心理及商業策略領域,例如過度自我防衛,或是策略太過保守。乍聽之下,只想揮手:「我不是任由恐懼主導的人。」實際上每天所做所想的細微處,在在顯示我們時常被恐懼主導。

問我做一件事的理由,我常會回答:「因為我怕。。。」現在回想,才發現這是一種恐懼主導。做事的理由,不是因為想要怎麼樣,而是因為怕怎麼樣。害怕不一定會發生的事、害怕一個想像、害怕一個困難,因而事先繞彎,或完全不採取行動,避免那個我所害怕的想像畫面。如果抽離恐懼主導,不要「怕」任何我剛剛說過的東西,那麼就是以意志為主導。那些嘴上說會怕的事,其實只是需要面對的不安或困難,並不是很重要,不足以構成做一件事的理由。脫離恐懼主導,就是告訴自己那些只是結果、只是摩擦,只需要面對,不需要怕。

這影響行事準則有多大啊!例如,回信的時候我怕某句話英文有誤會引起對方誤會反感,想不出來於是不寫了,之後,一陣沉默與尷尬。但如果我硬是寫了,有可能對方一頭霧水、好笑或甚至反感,但從此以後他知道我可能有這個問題,事情於是有了進展。

或者,我怕別人覺得嫌我囉嗦,而不再主動關心。從此彼此冷漠加劇。如果我不怕別人嫌我囉嗦,也許就可以磨合出彼此之間的適當距離。

總之,任由恐懼走在前面,我們就永遠只能卑躬屈膝,痛苦而且不解為什麼世界沒有越來越好。轉頭看看過得不錯的人,他們不是沒有恐懼,而是把恐懼當配菜,把願望和熱情當主餐。

 

我喜歡寫東西,但不知為什麼,發展文字職涯的理想,就是永遠going nowhere。隨著我理解恐懼主導的思考,我一直尋找我在怕哪些東西。關於寫作,我怕很多,但是阻擋我將其發展為志業的,是因為我不敢給別人看我的作品!

非常矛盾吧!想要世界看到我寫的東西,卻躲躲藏藏不敢給人看。覺得我的創作很有價值,卻總覺得世界會不屑一顧。

我怕我的作品不討人喜歡、讓人看不懂、無聊、沒有用途。這些恐懼掐著我自己,不准朝「公開發表」邁進,因此我每天躲在自己的電腦硬碟和筆記本裡面寫,因為腦中的巫婆媽媽告訴我,出去的話,人家會恨你傷害你。

孕育願望和熱情,孕育願望和熱情,不要孕育恐懼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邊緣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