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[隨筆雜記] (6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「我們在人生中,需要一些可以完全袒露自己的對象。坦承真實的談話,聽起來像是理所當然該做的事情,但做起來卻很需要勇氣和冒險的意願。」

“We need people in our lives with whom we can be as open as possible. To have real conversations with people may seem like such a simple, obvious suggestion, but it involves courage and risk.” - Thomas Moore

面對每一位初次搭話的陌生人,「要對他講多少呢?」這樣的念頭總是會飄過。

真實,有很多層面。

有想法卻不說,是一種不真實。有誤會卻不去解,是一種不真實。

不贊同卻願意聽,是一種真實。不確定是否值得,卻願意對談,是一種真實。

想做真實的人,想得到真實的關係,不見得要在內容上全盤托出,更不是去計算對話的結果。而是相信這短暫交流,僅屬於當下的價值。我不知道你是不是騙子,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想占我便宜(人人都說要提防!)。我不知道你是否其實精神不正常(人人都說不要理會!),也不知道你是否早已惡名昭彰(看他沒人緣,就知道不值得對話!)。

在酒吧與我搭話的男性,雖然有點flattering,雖然令人防備,但我忍不住,用自己真實的樣子,去跟你互動,去碰撞火花。

在街上與我四目相交的路人,雖然難以辨別是精神正常還是不正常,但是比起去判斷你的話值不值得聽,我更喜歡與你互動的過程,珍惜感受你的靈魂的機會。

在我耳邊滔滔不絕,叫我提防他人、又自稱值得信賴的人,我禮貌的微笑,試著畫出我的疆界,只要你不逼我將你下定論,我們還是可以試著認識彼此。

「你們很真實。你們是....真實的人。」她淺笑著說。這不是誇讚,只是種形容,卻是極為珍貴的感受。

場面話與游擊戰,不值得我們的精神與時間吧! 

完全付出我的精神,與你對話,雖然可能被傷害、可能被利用、可能被嫌棄,但我至少試過,而且可能得以見到你也真實、珍貴的一面。

 

 

邊緣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事情變化好快

自從黃建為來
我的生活因為被他向外拉扯,而更靠近自己

藝術家
創作
這種人、這種生活、這種目標、這種工作方式
不斷的流向我

我重新審視自己,有沒有往忠於自己的方向努力?

他們像是上天大發慈悲為我上演的一齣齣心理戲,也是一面超級柔和的鏡子,映照內心的理想

「他在這裡的三個禮拜,發生的事好像比我幾年在這裡還多」
我覺得自己越來越平,越來越薄,越來越容易穿梭進出
我要像他一樣,讓事情在我身上發生

從一早Europa車輪被偷開始,我們因此來到Mission、我因此來到Revolution Cafe、因此採到狗屎、因此和Walter搭話、因此被音樂感動、因此認識了Jim

這果然是個漩渦,這個地點,我不熟悉,卻能在數年之後仍被它吸引而來
從來

Jim帶著粉紅色的棒球帽,是個親切且聰明的伯伯,牽著可愛的淺咖色瑪爾濟斯Billy
「這可能是我現在能給你最重要的建議
雖然你現在想很多,我們都想很多,我們是非常mental的人,你看我們從剛剛到現在,多激烈啊,都在講想法
但我在寫小說的時候,七週內寫完小說,那發生的時候完全不是mental的
而是直接發生,不是用想的寫出來的

你要讓他出來

盡量寫,不要批判,不要限制

以前我在你年紀的時候,我會一直想說要寫東西出來,要寫好東西,結果只是不斷的鬼打牆

也許現在的寫,就像練肌肉,根本還沒辦法舉起理想中的重量,但是必須為可以舉起來的那一天準備。也許現在怎麼寫都很爛,但是要練習如何在心思中空出位置,未來讓醞釀好的想法和能量出現,而不被大腦中的邏輯限制。


我感覺得到,比起坐在咖啡店裡一直寫,現在這段時間我最需要的就是融進地方,融進人群。別人跟我搭話,我馬上接受,從來沒有這麼自然過。我想聽他要講什麼,想放下我的疑慮和不安,我想要活生生的碰觸在這裡發生的互動和事件。

這才是真實的事。

我漸漸清楚,自己活在腦袋裡太久了。想得很多,論述很多,觀念很多,資訊很多。我身上沒有發生任何事情,都只在我腦袋裡。但是,我工作的目標是產生讓人共鳴,讓人寄託的藝術創作,不是為了實用,不是為了資訊,所以,我知道事情、卻沒經歷事情,對我的工作沒有幫助。

現在我終於發現,being out there,在外面,在活動和人群中,真的很重要。重複性的與人發生關係,也很重要。我抗拒了很久,結果lead to nowhere。也許現在我才準備好,今年從Susan、Trish到Emma、Toby、Jim等各式各樣的人,他們進入我生活的方式,越來越真實,越來越是真的可以維繫的關係,這也才能讓我在這個城市,make me real,create real things。

 

 

邊緣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每天每天,哭,

每天每天,累了就哭,怕了就哭,迷惘就哭,

哭過就有力氣。哭過就有力氣。哭完就站了起。

每天每天,哭,每天,自我療癒。

永遠,都需要這能力:自我療癒。

 

只不過是害怕,只不過是脆弱,

只不過是需要面對,只不過是正在面對。

每天每天,重新找回力氣。 

2013-05-06 19.30.54  

邊緣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培養冬天的儀式。

早餐,濃濃的薄荷巧克力或摩卡當早餐的起步。

整天從早到晚,都可以用熱熱的花草茶提供清爽的溫暖。

茶的意象很美,但從來沒有真的很愛喝茶。一直比較喜歡重一點的奶味,但喝多了也會累。在美國陪伴我的是Tea Gschwendner的德國茶,從roobios、honeybush等非洲茶、薄荷等類型的花草茶、到其他紅茶綠茶,細緻圓潤的口感讓我對茶的依賴性開始重了起來。

 

反而冬天,越來越需要廚房來溫暖。讓烘培的香甜味,把冬天的冷襯托成美。烤了scone,就突發奇想,想要在家吃Devonshire Cream。有了cream,就不再想要甜膩的奶茶搭配,嚮往茶的清新。

坐在大窗戶旁的大書桌,雖然冷,但大太陽經過玻璃的折射好像在凝聚熱量。光影呈現下,茶的熱氣白霧更真實。眼前有一片開放的景色讓我呼吸,是享受任何季節、振奮精神的好幫手。

 

邊緣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大夥約好今天在老闆家聚會,訂了主題台菜potluck加品酒初體驗,大家要帶有梗的台菜,然後開幾支葡萄酒,老闆帶大家發掘味蕾。

有梗的台菜,到底要做什麼,著實傷透了腦筋,但是是個很有趣的題目。舊金山很流行fusion料理,多國料理風格雜匯是常態,但很少見人拿台菜做文章,所以這可能是在灣區把台菜登上hipster殿堂的初嘗試!實際上,也是我們試著發掘台菜潛能的機會。

有人建議我做涼瓜飯糰,說那是不苦的苦瓜,但是我買來涼瓜一煮之下還是苦的!於是淚別。列下冰箱裡有的東西,實在沒有頭緒該做什麼創意台菜,最後備案就是拿薑絲豆干肉絲做文章,想不到關鍵時刻才發現薑不見了。

最後備案第二,就是拿蛋餅做文章,因為我學老闆買了麵粉tortilla餅皮,還有剛買的雞蛋和起司。最後我炒了豆干肉絲,加到厚厚的蛋和起司上,然後用餅皮雙面夾擊,成為豬肉蛋餅quesadilla。

得意洋洋趕在集合時間前做完,熱呼呼打包出門。一手捧著有梗台菜,到朋友家裡聚會;另一手提著漂亮鞋盒,裡面塞滿捐給小朋友的聖誕禮物。圍上全白的手工編織圍巾,踏入冷冷的傍晚空氣,突然好有聖誕節的感覺!

這是幸福 :)

邊緣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最近過著每天都昏頭轉向的日子。

現在佔據我腦海的任務只有一個,就是寫。但是要寫什麼,產出什麼,讓我每天活得很痛苦,好像被壓在三層棉被下面,要邊呼吸邊找路出來。

渴望大量的吸收知識和訊息,但是沒有適切的消化然後重新產出,就會墮入一種慌亂。每天的閱讀和思考就是一種吸收,寫作是我的產出,但我無法將這兩者銜接上。似乎是常常無法歸類,該把一個想法發展成哪一種文章,是寫給書的?還是給專欄?還是在介紹東西?這種編輯性的思緒,會在我有機會動筆之前瘋狂湧入,然後因為沒有辦法將各個想法歸位,idea就像生蛋黃一樣被打散,沒有成形。

這是編輯除了目錄不問其他的原因嗎?因為清楚自己要傳達的是什麼,才會有大綱,他要的是這個第一步。

不曉得這算不算誇張:不論是書,還是專欄,目前都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去定位,才慢慢成形。不過,這其中有過半年的時間,我沒有真正在思考這些事。最近才又蘊釀出來的,找出一些特別想達成的目的。漸漸感受到,之前的定位真的蠻general的,跟人家講自己會心虛的那種,後來由於一些經驗、一些心情,才有比較強烈的慾望,「我要弄成這樣」,「我要那樣」。捨棄東西真的很重要,不然沒有特色,只是如果一開始不明確,你要用什麼方法,才能訂出那個明確的方向?

 

 

邊緣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